公司动态
首页 > 公司动态  >  原水预处理的目的及常用方法

原水预处理的目的及常用方法

2021-11-08

原水预处理是指将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等去除或降低至一定程度,达到一般用水要求的工艺称为水的预处理。在水处理中,深度处理系统,尤其是膜法系统,对进水往往有一定的水质要求。而为了延长系统的周期和使用期限,防止系统的损坏,一般尽可能地使进水水质提高。从水源获得的原水于是会进行一定的预处理。

原水预处理的目的:

1.保证不大于5.0,争取低于3.0;

2.保证浊度低于5;

3.保证没有余氯或类似氧化物,如:臭氧等;

4.保证没有其它可能导致膜污染或劣化的化学物质。

原水预处理常用方法:

1.沉淀:利用自然沉淀(如沉砂池),或药剂软化(如加入化学药剂),使水中的泥沙,大颗粒悬浮物暂时硬度生成沉淀物而沉降。

2.过滤:将被处理的水通过粒状滤料,使水中杂质被滤料截留得到去除,而或得清水。如各种滤池、过滤器等。

3.混凝澄清:利用混凝剂的作用,使水中固体颗粒因相互接触吸附,改变其大小形状和密度,以达到从水中分离出去。